为让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扬琴的艺术魅力,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我校携手徐汇区枫林街道、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东方广播新闻台《非遗来了》栏目、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上海爱上公益发展中心共同推进扬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扬琴传习基地正式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落地。未来,非遗扬琴传习课将在校园里落地生根、薪火相传,在同学们亲身感受古艺之美的同时,也让非遗扬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开展!
2021年3月2日,“非遗扬琴传习基地开课仪式”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正式举行。

活动仪式由复旦徐汇实验学校的陆向荣副校长和东广新闻电台主持人新李老师共同主持。活动伊始,陆向荣副校长代表全体师生向社会各界对于学校开办以来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随后,黄琪校长对即将开展的扬琴课程提出了期许。他表示,学校培养的是“基础扎实、学有所长、自信明理、勇于担当”的博学型青少年,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打好文化基础的同时,通过艺术、体育、科技来拓宽视野,实现青春梦想。民乐是我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重点,学校在开办初始即已引入古筝、二胡、琵琶等课程,而这次扬琴传习基地的开办更加快了民乐项目的进程。希望在九年的学习过程中,小小复旦人既能有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有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博学的人才。

徐汇区枫林街道任琦青副主任表达了此次设置非遗扬琴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传习基地的工作愿景,希望在文化的滋养中,孩子们更加多元的成长,枫林街道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丰富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乔杨柳副厂长坦言道,在建厂60多年来,他们始终秉持中国匠心,坚持守正创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雕琢里,“敦煌”民乐器的制作工艺越发精进,而制作名家也人才辈出。民乐不仅是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的艺术魁宝。作为非遗的传承人,他们把民族乐器和音乐文化带到了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等世界舞台,让古老的民族乐器奏响了中国之声,也书写了光彩夺目的中国文化。

为了支持非遗扬琴传习基地的建设,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向传习基地捐赠了一台扬琴和珍贵的民乐资料。希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教育思想中培养出的小小复旦人,能用中华优秀的音乐文化奏响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乐,书写精彩人生。

上海爱上公益发展中心是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该中心姚枬主任回忆说,“我要学非遗”项目已经走过了四载时光,在不断累积中,对于各门类的非遗项目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与了解。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学校中落地生根,也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致力于非遗保护,加入我们,支持我们,让传承的路越走越宽。

东广新闻电台《非遗来了》的主播人新李老师为大家总结了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活态化传承的重要性。他勉励同学们珍惜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让传统文化有了丰沃的土壤,让传统文化有了薪火相传的火种。

活动仪式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学校领导和与会嘉宾对此次项目进行充分研讨,大家一致表达了对非遗扬琴传习基地的发展和学校民族艺术教育的信心。

非遗漫谈:扬琴是什么
扬琴在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与创新,作为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在江南丝竹音乐、民族室内乐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是中国乐器中兼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乐器。扬琴青年演奏家、非遗扬琴传习基地陶奕老师对扬琴有如下认识:

扬琴作为一种击弦乐器,其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倘若以水喻琴,慢奏如山泉叮咚,轻巧清亮,快奏如潺潺流水,绵长柔软。不仅如此,扬琴不仅能够一枝独秀,也可以百花齐放——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的方式,大大丰富了它的表演领域,在民间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已与扬琴相伴了二十五年的她,对于扬琴的热爱,对于民族乐器的热爱已融入了生活、融入了骨血。

作为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的一员,她与团队成员们一样,是B站上年轻人追捧的传统文化代言人;是线上“国乐云剧场”的演奏者,推动新媒体赋能民族音乐;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乐器研发的前沿实践者;是走出国门的先锋者,让世界领略了中国音乐的无穷魅力。他们融合时尚,传承经典,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之光。
她也这样向扬琴深情告白:“每一次的敲击,我都像与它有了一次心灵的交流。它似乎懂得我的情感,当我在扬琴上谱写每一首乐曲时。我想,我不只是一个扬琴的演奏者,我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在未来,陶老师希望在校园里传播非遗文化、教授扬琴课程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兴趣,真正感受和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将扬琴的演奏艺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千年前的音乐响起时,我们能够体会当年曲高和寡里的知音难觅,又能体会到行云流水间的畅叙悠情。就像是,当千年前的非遗技艺呈现时,我们能够看到百转千回里的时代光辉,能够体会沉浮起落间的历久弥新。
非遗,让生活充满中式的雅致,让生命谱写出婉转的旋律,也让我们了解过去,承接未来。
非遗扬琴传习基地建设单位介绍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技艺,建厂60多年来,守护中国匠心,坚持守正创新,乐器制作名家辈出,把中国民族乐器和音乐文化带到了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等世界的舞台。他们让中国民族乐器不仅奏响了中国之声,更书写了光彩夺目的中国文化。
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

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于2005组建,是上海唯一的职业民族室内乐团。演出遍布世界各地,先后参加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音乐节和演出活动。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京展示演出一个月,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中国馆的展示演出等,都获得极好的反响。他们走出国门,让世界领略了中国音乐的无穷魅力。他们融合时尚,传承经典,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之光。
上海爱上公益发展中心

上海爱上公益发展中心是上海市3A级公益机构,核心工作包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偏远地区教育扶持、推动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我要学非遗”公益项目已经成为上海市覆盖非遗项目最多,受益人群最多的非遗传承和保护平台之一。爱上公益还发起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和项目,如,山村学校广播站、我要学非遗、非遗年度展览等,先后被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网、新民、新浪、凤凰网等十几家媒体报道。
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办事处

徐汇区枫林路街道是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的保护单位。辖区内有三级甲等医院4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家、科研院所14所,是全市医疗和科研单位比较集中的社区之一。先后获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国家级荣誉1项;2018年度上海市平安社区、2018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健康镇(街道)试点单位等市级荣誉15项。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成立于2019年,由徐汇区人民政府和复旦大学合作举办,双方共建共管。学校传承复旦的博雅教育文化理念,秉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充分依托复旦大学和徐汇教育的双优势平台,将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打造成一所让社会满意、令家长放心、受学生喜爱的一流优质学校。
撰稿:张湉
摄影:沈思思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202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