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复旦小学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求学精神,通识历史、亲近自然、探索科技,成为一个博识善学的小小复旦人,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持续开展了博学课程。
6月29日,学校以“科技和体育”为主题,进行博学课程的博物馆之旅活动,全体师生分别赴“上海科技馆、世博会博物馆和国际乒联博物馆”进行考察学习。
01
迎着朝阳,一年级的学生们早早来到位于浦东的上海科技馆。
“动物世界”真是个奇妙的天地,各种各样珍稀动物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也让他们懂得了更多的动物知识。

原来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是大象;猎豹的速度可以和小汽车差不多;小袋鼠刚出生时只有红豆般大小……每个人都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了解动物们的生活环境、生存习性、协同进化与捕食策略。

在这里,书本上的知识正以声、光、电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阐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生物万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雨林,潺潺的流水、低低的蛙鸣、翩翩的蝴蝶……让每每一位小小复旦人都叹为观止。

“带着疑问来参观”
01
Question1: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类的生物呢?
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不同的物种性状,造就了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同学们来到傣族小楼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02
Question2:爬行类与两栖类动物有什么区别?
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度过,而爬行动物适应于陆栖生活。同学们通过观察标本和活体,深入了解二者的区别。

03
Question3: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是热带雨林,这里有七大奇观——板根现象、粗壮的藤本、巨叶现象、独木成林、绞杀现象、老茎开花、附生现象。


让大家最为兴奋的当然是彩虹儿童乐园啦!在这里,大家齐心协力在镜子迷宫中找寻出口;体验动物眼中的神奇世界;发现原来敲鼓居然也能够产生风!在体验中发现科学知识,小朋友们由衷地感叹道: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最后,师生一行来到科技show舞台参加科学讲座——奇妙的保护色。

北极狐的毛发会随着季节而改变颜色;毒蛇透过那鲜艳的警戒色仿佛在说:我有毒,别靠近我!而枯叶蝶、竹节虫利用拟态完全将自己藏了起来!我们人类也从中获取灵感,将保护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生活中,用科技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科学是有趣的,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可以收获更多的科学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科学小达人吧!
02
二年级的学生们又有哪些新奇的体验呢?看,他们正在世博会博物馆里认真参观。

“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博物馆给出了最好的注解:传承世博遗产、发扬世博精神、保存世博精髓。


在“寰宇舞台”展厅,小朋友们了解到世博会起源于1851年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进步之路”“乐观信念”“挑战重重”这三个展厅则通过历届世博会展示了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当下面临的挑战。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纪盛会”“世界闻名”和“中华智慧”展厅,生动地展示了上海从申博成功、世博筹建与规划到圆满成功的过程。一看到是自己所熟悉的城市,小朋友们看得格外认真。

03
随后,小朋友们来到国际乒联博物馆馆,感受中国“国球”的魅力。

漫步馆内展厅,侧耳聆听讲解。在“中国展区”,不仅看到了乒乓球在中国从传入初期到辉煌成就的岁月缩影,了解了乒乓球技术由弱至强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中华儿女奋力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而在“科技助势”展厅,科学技术和乒乓运动完美融合。瞧!小朋友们正在VR互动体验区玩得不亦乐乎,尽情感受乒乓运动带来的乐趣!

“国际展厅”里玲琅满目的乒乓球拍和锦标赛冠军奖杯,让人应接不暇,大家争先恐后地走上前,近距离感受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乒乓球作为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项低成本、工具简单、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国民运动。
所谓“科技兴国,体育强国”,两者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本次博物馆之旅,小小复旦人成功探索科技的奥秘、回顾世博的辉煌、感受乒乓的魅力。亲近自然,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相信他们心中对科技、文化和体育都有了别样的认识和感受。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精彩的博学课程吧!
撰稿:周影 叶惠旎
编辑:何佳怡
摄影:沈思思 吴浩东 卞爸爸 李爸爸 马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