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为‘法治小记者’来到徐汇区检察院,跟随检察官姐姐参观以后,还采访了我们的法治副校长,感觉法律工作很有趣!”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的小记者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了今天参观的感受。


1月17日下午,5名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的“法治小记者”走进检察院,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在检察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沉浸式了解未成年人综合性司法保护工作。

徐汇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爱菁作为法治副校长,接受了5名小记者的采访。张爱菁副校长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检察机关的职能,针对小记者们提出的假期安全、网络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张校长,检察机关是一个怎样的机关?
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后,会移送至我们检察机关,我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了,检察机关就要将他们起诉到法院,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出庭支持公诉,由法官进行判决。同时我们也针对公安、法院等其他机关履职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依法监督。总之,宪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来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寒假就要到了,您觉得作为小学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方面的问题?
整个寒假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安全。首先是居家安全,注意各种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尤其是电瓶车不能在家中充电,会有安全隐患。还要注意饮食安全,忌口生冷的东西,加强锻炼,健康生活。与小伙伴外出游玩时,要注意出行安全,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骑自行车,包括共享单车。跟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注意保护自己。放假期间,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上网游戏娱乐,善于利用网络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希望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作为未成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未成年需要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个人隐私泄露,一旦信息泄露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目标。如果遭遇不法侵害,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在学校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在紧急情况下,要找警察寻求帮助。
现在网络诈骗的形式和花样很多,让人防不胜防,如果我们不幸遭遇网络诈骗该怎么办?
首先希望你们不要上当受骗。但是现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我们身边就有网络诈骗的隐患。比如你们生活中收到的快递上面是否贴有二维码,要你们扫一扫领取奖品,这很有可能是诈骗陷阱。要记住不要随意扫来路不明的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不要贪小便宜,不然会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要是遭遇诈骗,要及时告诉家长,保留相关证据,便于公安机关开展调查。
您对同学们还有哪些寄语呢?
我有三点期许:希望同学们有一颗信仰法律的心,主动遵从宪法,积极学习法律,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小公民。希望同学们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能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对法律的热爱,例如学习与你们息息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你们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与希望,希望你们长大之后也能成为法律工作者,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采访活动,小记者们表示收获满满,在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小记者们都期待下次的法治活动。

转发|徐汇检察公众号
来源|光启未未来团队
文字|沈佳青
照片|杨杰、沈佳青
视频|陈文政
责编|沈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