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季节,一股探索未知的热情悄然升腾,不同于传统的书本学习,学校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研学行走课程”,让孩子们的脚步与心灵一同踏上研学之旅,让知识的边界无限延伸。
知行合一,探索无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研学行走课程,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次航天科普研学活动,同学们来到了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为学生们搭建起一座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一进入展厅,一件件展品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从能够辅助人类进行重体力劳动、在紧急救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外骨骼机器人,到具有侦测、干扰、捕获功能的反无人机三件套,每一个细节的探索,都激发着同学们心中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同学们聚集在科普影厅,一同观看了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影片中,从嫦娥一号首次登月的壮举到现代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个历史性的瞬间都深深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勇敢的探索者们一同经历了那段激动人心的旅程,心中种下了探索宇宙、追求梦想的种子。

融合科学学科,寒假作业新体验
为了将此次研学活动的价值最大化,学校精心设计了研学任务单,这份任务单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航天科普知识,还巧妙融入了科学学科的寒假作业要求,鼓励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主动思考、动手实践。从“设计一款未来航天器”的创意挑战,到“分析月球表面环境对探测器的影响”的小课题研究,每一项任务都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寒假作业的形式,更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知识在行走中生根发芽。


此次航天科普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梦想的播种。它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航天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航天梦的种子。未来,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或许就会成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前行的中坚力量。


学生感悟
六1 沈叶宸:一进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各式各样的卫星模型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有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却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航天梦。旁边的火箭模型更是壮观,长征系列火箭模型一字排开,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它们的性能和发射历史,让我仿佛看到了火箭发射时的壮观场景。
在展厅的一角,还展示着神舟飞船的返回舱,舱体上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这是它穿越大气层的英勇印记。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航天英雄的事迹,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无限潜力,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六2 马熠琛: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开展了一场难忘的研学活动。我们参观了众多自主研发的航天科技设备,其中“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讲解员讲述的不仅是它的历史故事,更是我国航天事业曲折而又勇敢的探索历程。尽管未能完全达成其预定使命,但它作为我国航天探索道路上的勇敢尝试,为后续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进步。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奋斗才取得了现在的辉煌成就。作为小小复旦人,我们应该以航天人为榜样,努力学习,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思维,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六3 蔡景云:踏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我仿佛离浩瀚星辰又近了一步。我的心也随之激动。初见那些庞大的太空飞船模型,虽然只是模型却也让我惊叹于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当观看完中国航天航空的视频后,心中也不尽感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那么的执着,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
在接下来讲解员的耐心引导下,我知道了航天人在太空的生活,卫星是如何发射升空的,火箭发射的燃料有哪些等等,总之,这趟博物馆之旅,使我对未知航天有了初步了解,同时我感受到中国航天航空人的不易。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航天事业的艰辛与伟大。我也要学会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世界,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去追求梦想。
六4 董泽陈: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令我感到收获颇丰。
步入馆中,航天科技深奥之感扑面而来。走入展厅一件件展品进入我的目光。从外骨骼机甲,到反无人机三件套,再到钛合金打印技术;从一颗颗单独的探测卫星,到一枚枚高耸的火箭,再到威严、功能齐全的中国“天宫”空间站。我见证了中国航天技术从别国看不起到别国攀不起的大部分过程。令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不屈的精神品质。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学习到了许多航天知识,还促使我努力向这些深空探测家看齐,长大后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六5穆景瑜:风和日丽的清晨,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激动,踏上前往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的旅程。踏入航天馆展厅,一幅幅宇航员在太空舱工作生活的画面映入眼帘。那身重达120公斤的航天服,宇航员们穿着它出仓工作,哪怕在休息间隙,也全神贯注地钻研工作,这份在浩瀚太空中的艰辛与坚守,深深震撼了我,让我真切领略到宇航员尽职尽责的崇高精神。
展厅中,火箭与航天模型器巍然矗立,它们的庞大身躯与精密构造,彰显着人类科技的磅礴力量,令我由衷感叹。这些展品宛如一扇扇窗,让我直观窥见航天科技的奥秘,更让我对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满怀敬意。
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同学们对航天知识的探索之门。大家惊叹于现代航天技术的神奇,也深刻体会到航天人员为取得今日成就所付出的无数汗水与努力。参观落幕,一颗种子在我心底悄然生根--我定要努力学习,汲取知识养分,以航天人为榜样,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为人类的探索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逐梦星辰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六6 韦辰玥:1月13日,我参与了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的研学活动,通过讲解员的引导,我深入了解了空间站的建造过程、观看了激动人心的探月工程视频,并且了解了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的日常生活,不断揭开我国航天事业的神秘面纱。当站在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面前时,我心潮澎湃,不禁赞叹这是无数航天人智慧的结晶啊!
此次研学让我对航天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月球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身边的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他们长大后想要成为航天员的愿望。这次的观摩无疑点燃了我们青少年的航天梦。
撰稿:黄文俊
摄像:朱高帆
编辑:周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