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筑梦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1)班 方奕劼 指导教师:许景然
9月3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厚植师生爱国情怀,我校校园内红旗招展、歌声飞扬,全体师生齐聚操场,隆重举行《家国同庆,月满中华》主题的庆祝活动,用最真挚的情感向祖国母亲献礼。
活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注目,爱国之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升旗仪式后,诗朗诵节目《月照山河,家国同梦》率先登场,同学们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饱满炽热的情感,诉说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族复兴的期盼,真挚的情感感染着现场每一位观众,赢得阵阵掌声。
随后,歌曲表演轮番上演,将活动推向高潮。一曲《但愿人长久》婉转悠扬,演唱者以清亮的嗓音诠释着家国情怀与美好祈愿,旋律流淌间,让师生们在经典韵律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感的交融;七(2)班全体同学带来的大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气势恢宏,同学们身着整齐服装,歌声嘹亮、精神抖擞,用激昂的旋律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对祖国的无限崇敬与坚定信念,展现了班级凝聚力与青春风采。
活动最后,《歌唱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响起。校领导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挥舞手中的小国旗,齐声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激昂的歌声响彻校园,化作最深情的告白,师生们眼中满是自豪与热爱,现场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
此次国庆庆祝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让全体师生在歌声与情感中重温家国记忆、凝聚奋进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以青春之名,筑梦新时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庆北京:盛景里的时代回响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4)班 那霆阳 沈泽辰 指导教师:许景然
10月1日的北京,从凌晨的天安门广场到深夜的园博园灯会,处处涌动着欢庆的热潮,每一处场景都诉说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喜悦与荣光。
天还未亮,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从9月30日晚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就陆续赶来排队,深圳的彭先生带着亲友凌晨抵达时,现场早已聚集起等候的人群。当晨光划破天际,升旗仪式准时开始,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现场响起整齐嘹亮的国歌声,随后放飞的白鸽与彩色气球掠过广场上空,人们自发合唱《歌唱祖国》,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广场中心18米高的“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格外醒目,传统牡丹、月季与寓意丰收的辣椒、南瓜等蔬果造型相映成趣,新型布料制成的花瓣在阳光下色泽鲜亮,这是设计师 团队通过3D扫描定位等新技术打造的景观,夜晚亮起灯带后更成为璀璨焦点。
长安街沿线的10组立体花坛串联起流动的风景。建国门的“珍爱和平”花坛镌刻着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文字,东单路口的“黄河赞歌”花坛每到整点便响起《保卫黄河》的旋律,西单的“助农直播间”花坛洋溢着丰收气息,复兴门的“美好明天”花坛则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其中西单东南角的“花园园区”花坛里,无人送货车自动绕圈行驶,向游客展示着前沿科技的魅力,75种新优植物品种的首次亮相更让花坛兼具观赏性与创新性。电力保障团队每日三次巡视,用智能监控守护着这些景观的平稳运行。
红色记忆在假期里愈发清晰。香山双清别墅前,30余名大学生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在“赶考·香山”思政学堂聆听革命故事;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内,游客们在展览中探寻少年中国学会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底蕴。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的“文艺为人民”主题展上,《东方红》唱片、《白毛女》样片等珍贵展品吸引着观众驻足,80岁的侯先生在女儿陪伴下重温岁月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抗战主题展览与奥林匹克公园的“双奥”地标形成独特路线,让人们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感悟奋进力量
夜幕降临后,北京的热闹依旧。模式口公园的驼铃音乐嘉年华上,东来北往乐队等带来的演出点燃夜空,市民游客免费预约入场,在旋律中欢度假期。园博园的“京彩灯会”堪称视觉盛宴,200多组自贡彩灯组成九大主题展区,老北京风貌与国潮元素交织,150多家商铺与20多场文化活动让这里成为夜游热门。而全市60个重点商圈单日客流量超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两成,彰显着节日里的消费活力。
从晨光中的升旗仪式到夜色里的璀璨灯火,从红色场馆的历史回响到科技花坛的现代身影,北京的国庆盛景里,藏着家国的记忆,更盛着时代的华章。
恭迎国庆,欢度中秋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1)班 杨凯文 指导教师:许景然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我校于2025年9月30日隆重举行了“恭迎国庆,欢度中秋”主题庆祝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精彩的歌舞表演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礼赞与祝福,现场气氛热烈,爱国情怀涌动。
在众多精彩节目中,一个朗诵节目背后不为人知的暖心故事,尤为令人动容。九月末,国庆活动的筹备工作便已紧锣密鼓地展开。老师们精心策划,同学们刻苦排练,无不为了在庆典当日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就在正式演出前一日,原定的朗诵主力队员因身体不适无法登台,这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时间紧,任务重”,在此危急时刻,老师找到了杭同学,希望她能临危受命,担起替补的重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杭同学没有退缩,毅然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仅剩的一天里,她争分夺秒地背诵稿件,反复揣摩每一句的情感与语调。即便是放学回家后,她仍勤勉不辍,将自己的练习视频发送给老师,请求指导,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演出当日,杭同学自信地走上舞台。虽然她的准备时间远不如原定队员那般充裕,但她全情的投入和饱满的热情,让她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她声情并茂的朗诵,字字句句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成功点燃了大家心中炽热的爱国之情。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对杭同学的表现赞不绝口。她用自身的勤奋与努力,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赞美。杭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面对挑战,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承担责任,要有全力以赴的决心。她那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对国庆最好的献礼,也必将激励更多同学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担重任,砥砺前行。
欢度国庆,展望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4)李一诺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在操场隆重举行国庆节庆祝活动。全体师生整齐就座在指定区域,红旗在每个人的手中随风飘扬,场面热烈庄重,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活动在七年级同学带来的诗朗诵中拉开帷幕。几位同学身着统一校服,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祝福。每当一段朗诵结束,台下师生便挥舞小旗,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随后登场的是六年级同学的舞蹈与歌曲表演。舞蹈队的同学身穿白蓝相间的服装,动作整齐划一,舞姿轻盈优美;歌唱队的同学手握话筒,歌声悠扬动听,赢得阵阵喝彩,不少观众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轻声哼唱。第三个节目是六年级同学带来的“爱我国防”主题演讲——《红色基因永继,青春献国无悔》。演讲者来自六年级(1)班,她衣着整洁、脱稿流利,从历史的回望讲到当下的担当,号召青少年铭记先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全场师生屏息倾听,掌声久久回荡。紧接着,七(2)班全体同学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三十多名同学满怀激情,高声歌唱,歌声铿锵有力、气势恢宏,展现出集体的凝聚力与对祖国的炽热热爱。
节目结束后,大队长原辰走上台前,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操场上,数百名同学齐声诵读誓词,右手高举,神情肃然——每一句誓言都掷地有声,传递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最后,全体师生共同高唱《歌唱祖国》。激昂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红旗在阳光下闪耀,歌声汇聚成对祖国最深情的祝福。
本次国庆节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紧张学习之余收获了喜悦与感动,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青春与信念交织,歌声与笑脸辉映,复旦徐汇实验学校的校园在这一天,成为爱国情怀最动人的课堂。
欢度国庆 月满中秋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5)班 林一其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9月30日上午8点10分,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的体育馆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六、七年级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双节庆典”活动。
走进体育馆,大屏幕上正闪耀着当天的活动主题,现场红旗飘扬,灯光璀璨。庆典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七年级的诗朗诵节目。伴随着悠扬的背景音乐,朗诵声如山间灵鸟,清脆嘹亮,直冲云霄。队形整齐,动作有力,结尾时整齐划一的收势更显铿锵之气。那一刻,观众席掌声雷动,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他们的投入与气势所感染。随后登场的是七年级二班带来的合唱节目——《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开场由四位朗诵者声情并茂地诵出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字,随即音乐响起,全体七年级同学高声合唱。舞台中央,一位身着墨绿色军装的“女红军”手举五星红旗,在灯光下挥舞出一道八字形的弧线,旗面飞扬,风声呼啸,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震撼人心。台上歌声嘹亮,台下观众也轻声和唱,现场气氛热烈而庄严。
庆典的最后一个节目由六年级新生带来。舞台中央,几位同学轻声吟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音柔和悠远,如月光般洒满体育馆。与此同时,几位身着白裙的舞者如同翩翩蝴蝶,在舞台上轻盈旋转。她们的动作柔美流畅,恰似月色中的光影在流动。仔细一看,角落里还有几位同学正以古筝和琵琶伴奏,为整场演出增添了一份古典与雅致。歌声、乐声、舞姿交织成一幅优雅而动人的画面,令人沉醉。
这场国庆与中秋同庆的仪式虽然短暂,却余音绕梁、情意绵长。正如主持人所说:“庆祝祖国七十六周年华诞的脚步,永不停息!”在那一刻,爱国的热情、团圆的喜悦、青春的朝气交织在一起,化作同学们心中最真挚的祝福。
以青春之声礼赞家国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1)班 沈叶宸 指导教师:许景然
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礼堂内红旗点缀、暖意融融,6、7年级全体师生齐聚一堂,举办76周年暨中秋节主题庆祝活动。这场融合家国情怀与传统佳节的庆典,以多样形式点燃青春热情,让爱国信念与团圆温情浸润人心。
活动在朗诵《月照山河,家国同梦》中拉开序幕。学子们时而语调温婉,似月光轻洒礼堂;时而慷慨激昂,如山河奔涌向前,将中秋的团圆意与家国的壮阔情巧妙交织,瞬间拉满现场氛围。随后,六年级学子带来合唱《但愿人长久》,稚嫩却真挚的歌声萦绕耳畔,传递出传统节日里对相聚的美好期许,尽显少年灵动风采。六(1)班薛梓欣同学的“爱我国防”主题演讲《红色基因永继,青春献国无悔》成为全场焦点。她以红色故事为引,用滚烫的誓言诉说对祖国的赤诚,“青春不止诗和远方,更有理想与担当”的呐喊直击人心,瞬间点燃全场共鸣。紧接着,七年级学子唱响《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铿锵的节奏、嘹亮的歌声裹挟着蓬勃朝气,将现场热情推向高潮。
“强国一代有我在!”集体宣誓环节,全体同学高举右拳,眼神坚定,铮铮誓言响彻礼堂,每一句承诺都是青春对祖国最郑重的告白。活动尾声,全场师生挥舞国旗,共唱《歌唱祖国》,熟悉的旋律化作最真挚的祝福,为这场兼具教育意义与节日氛围的庆典,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温情,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爱国情怀,为成长注入“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
家国同庆,月满中华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双节同庆盛宴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3)班 吴泽铭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体育馆内华灯璀璨,一场主题为“家国同庆,月满中华”的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盛宴在此举行。师生以诗、歌、舞等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熔铸于舞台,深情礼赞祖国。
活动以诗朗诵《月照山河,家国同庆》拉开序幕。学生们巧妙设计“山河组”的雄浑气势与“明月组”的婉转柔美相呼应,配合舞台背景“国之重器”的磅礴画面与“家之团圆”的温馨场景交替呈现,“大国昌盛”与“小家团圆”与的双重情感直击人心。诗韵未散,歌舞《但愿人长久》翩然登场。舞者身穿蓝白古裙,随乐而舞,裙摆飞扬,洽似月华流转。当经典语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响起,全场沉浸其中,不由自主自轻声和唱,共诉对团圆的美好祈盼。
活动在全体七年级学生的大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迎来最高潮。学生们用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对祖国腾飞的骄傲,唱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从"长江奔腾,昆仑巍峨"的豪迈,到"永远不落的太阳"的坚定,每一句都饱含着少年对祖国的赤诚。激昂的旋律久久回荡,青春的呐喊将活动气氛推向热血沸腾的巅峰,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爱国热情。
这场“家国同庆,月满中华”的双节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舞台上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更让爱国情怀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月照山河颂华诞,青春飞扬寄深情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4) 沈泽辰、那挺霆阳 指导教师:许景然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我校于2025年9月30日在礼堂隆重举行了“家国同庆,月满中华”国庆主题文艺汇演。全体师生欢聚一堂,用最美的诗歌与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热爱与祝福。
汇演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首先登场的是七年级同学带来的集体诗朗诵《月照山河,家国同梦》。同学们身着整齐的服装,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用铿锵有力的语调,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用深沉真挚的情感,诉说着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一句句饱含热忱的诗文,如同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紧密相连,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与担当。
紧接着,六年级的同学们以一曲古典韵味十足的歌舞《但愿人长久》,为现场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旋律,小演员们长袖翩跹,舞姿曼妙,仿佛从千年的月光中走来。他们用优美的舞姿和清澈的歌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团圆、对美好的永恒追求,也借此表达了对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的最美祝愿。节目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汇演的最高潮,由全体七年级同学带来大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当激昂奋进的前奏响起,数百名学子昂首挺胸,目光坚定。他们用嘹亮恢宏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唱出了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熟悉的旋律响彻校园上空,如同青春的誓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顶点。
此次国庆文艺汇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多才多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我们坚信,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将化为同学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激励他们为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奋发学习,努力拼搏!
师生齐聚体育馆,挥舞红旗庆华诞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六(5)班 郑博翀、穆景瑜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在早上前往体育馆举行集会,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双节。首先,一位老师和来自七(4)中队的董泽陈同学作为主持人率先登上主席台,向同学们宣布本次主题集会开始。
首先,来自六年级的部分同学登上主席台,向全体师生献唱一曲《但愿人长久》。同时,还有同学身着表演服,向全校师生展示舞蹈,还有三位同学分别用琵琶、古筝和笛子为唱歌的同学们伴奏。最后,所有参加表演的同学都齐声朗诵了几句话,并祝愿了全体师生国庆、中秋节快乐。紧接着,来自六(1)中队的薛梓欣同学发表了以“爱我国防”为主题,题目为《红色基因永继,青春献国无悔》的演讲,向同学们表达了她的爱国之情,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努力读书,学成后报效祖国。
随后,七(2)中队的同学们上台,迅速地排成队形,开始了表演。首先,排在队形最前面地同学们开始了朗诵。同时,一名穿着红军服装的同学开始了挥舞五星红旗。马上,台上的所有同学都唱起了《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因为这首歌是七年级音乐教材里的曲目,所以台下的同学们也都轻轻地开始了哼唱。
最后的环节是全校大合唱《歌唱祖国》。“全体起立!”一声号令下,同学们纷纷从地上站起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高声歌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伴着同学们朝气蓬勃的歌声,同学们手中的五星红旗也在右手高举过头顶,大幅挥动着,表达着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十月一日举国国庆,八月十五家家团圆
复旦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七(6)班 王琮山 指导教师:许景然
九月三十日上午八点十分,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全体师生齐聚二楼篮球馆,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师生们满怀喜悦与热情,在欢腾的氛围中开启了这场“双节同庆”的盛典。
随着主持人激情洋溢的开场,“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双节同庆主题活动,现在开始!”的庄重宣布响彻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首个节目——由七年级部分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月照山河,家国同庆》拉开了序幕。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场馆中回荡,激荡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而在舞台光芒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原来,为了呈现完美的舞台效果,七年级的同学们在每天中午都坚持排练,常常练到下午第一节课铃响。而就在演出前两天,七(6)班的代同学因身体不适不得不请假休养。节目排练一度陷入紧张之中。关键时刻,杭同学毅然接下重任。她仅用两天时间,便熟记全稿、反复练习,以饱满的热情登上舞台,最终以稳健的台风与饱含深情的朗诵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一幕,也成为本次活动中最令人动容的瞬间之一。
紧接着,六年级的新生代表们带来了歌舞节目《但愿人长久》。舞台上,歌声婉转悠扬,舞姿轻盈优美,笛声与古筝声交织成一曲动听的乐章。六年级的同学们以真挚的情感与多样的才艺,表达了对家国团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在活动的最后,全体师生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那洪亮的歌声汇聚成最深情的祝福,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唱出了复旦学子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
活动在嘹亮的歌声中圆满落幕,但属于祖国母亲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启。新的学期、新的征程也在我们面前展开。愿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用智慧与行动为祖国的明天添彩!
科技点亮国庆,文化焕新传承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1)班 肖淇菱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国庆假期,一股融合了前沿科技与深厚文化的文旅新潮在多地涌动。从北京中国科技馆的混合现实探险,到杭州大运河的增强现实漫游,再到重庆火锅节的江岸光影盛宴,一系列特色文化科技活动纷纷登场,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场沉浸式的节日盛宴,让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全新活力,也为国庆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与创新色彩。
在北京,中国科技馆成为科技爱好者们的热门打卡地。其重磅推出的MR沉浸式体验项目《达·芬奇·时空之轮》,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文艺复兴大师奇思妙想世界的大门。参与者通过MR设备,得以走进达·芬奇的手稿与发明之中,亲眼见证那些精妙机械的运转,感受艺术与科学交融的魅力。更引人注目的是,科技馆首次对外开放了VR大空间项目,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空间壁垒,允许体验者在特定区域内自由行走、互动,极大地提升了沉浸感与真实度。这项活动不仅是一次酷炫的科技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立体的科学与艺术通识课,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与人文历史的浓厚兴趣。
千年京杭大运河在这个国庆创新推出AR水上游项目,游客在乘船游览时,佩戴上专用的智能眼镜,眼前的现实运河景象瞬间活了起来。古老的漕运码头、往来的仿古舟船、沿岸的市井生活场景......千年前的运河繁华风貌通过数字技术得以精准复原并叠加在实景之上,实现了历史与当下的时空重叠。
山城重庆的火锅文化节则选择在壮丽的江岸线上演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长达1.2公里的主题展区,不仅集中展示了重庆火锅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更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光影技术。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秀、创新的投影技术将火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式投射在江岸建筑或特制幕布上,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场景。这场感官盛宴,让原本“热辣滚烫”的火锅文化,变得更加可视、可感、时尚,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驻足体验,有效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广泛传播。
这个国庆,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文化也不再
是尘封的记忆。通过MR、VR、AR、光影等前沿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各地的特色活动成功打破了时空界限,
赋予了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这些探索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假日精神文化生活,更展现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为未来的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雪域国门的忠诚守护
——红其拉甫边防纪实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6)班 韦辰玥 指导教师:许景然
在十月国庆举国欢庆之际,南方仍身着短袖,而祖国的西北边疆却已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国门(海拔4700余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边防口岸。这里终年积雪,氧气稀薄,是我国与巴基斯坦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放眼望去,凛冽的寒风吹过雪山,雪与泥混合,道路极为难行。
然而,就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山地中,常年驻扎着一支边防部队。巡边任务异常艰巨,只见几名战士牵着巡逻犬,顶着狂风在大雪中艰难前行,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我们的车从他们身边驶过,由于海拔极高,我们都随车携带氧气瓶,不时吸氧以缓解高原不适。而他们不仅要在雪中跋涉,还要完成巡边任务,脚印很快便被大雪覆盖。为首的战士高举国旗,除了中国军人,还有谁敢徒步翻越这险峻的山峰?
我们的车终于抵达了著名的红其拉甫国门,这里自古便是丝绸之路通往中西亚的要道,年平均气温为零下9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2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壮观的国门旁,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哨塔默默守护着它。国门建筑上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分外醒目,与不远处的雪山形成鲜明对比。
走过国门,界碑矗立在边境线上。碑上的“国徽、中国、1986”字样清晰醒目。国境对面,绿色的巴基斯坦国旗迎风飘扬,这座“中巴友好之门”不仅连接着两国的领土,更象征着两国深厚的合作关系。
一阵狂风吹来,令人睁不开眼。我用智能手环测了自己的心率,已高达120次/分钟。不难想象,要在这里常年坚守国门,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决心!
返程路上,两侧的雪山巍然屹立,仿佛是对红其拉甫边防将士的崇高赞歌。
家国同庆 月满中秋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6)班 代娜嫣 指导教师:许景然
2025年9月30日,在国庆节的前夕,复旦大学附属学会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全体师生齐聚体育馆内,共赴“国庆76周年暨中秋佳节”主题庆典。
随着国歌激昂的旋律响彻体育馆,庆典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由七年级的六位同学带来创意诗朗诵《月照山河,家国同庆》。山河组的声音浑厚、壮阔,明月组的音色则甜美、婉转,不禁使同学们的眼前浮现出祖国的壮美河山和皎皎明月。当朗诵声与背景音乐融合起来,再搭配上精心设计的动作,便汇聚成为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相融合的盛宴。据朗诵成员分享,他们接收到这份意义重大的任务时,仅有一星期的排练时间。于是,他们晨间、中午、放学等一切零碎时间进行加练,从接触文稿,到理解文稿,再到完全走进文稿,他们不断用心去感受文字中祖国的繁荣富强,希望呈现出最壮美的朗诵。为此,他们还特意为每一节诗朗诵后都配置了动作,在第一次彩排后,他们发现一手捧住文件夹,一手拿麦克风,无法完成他们编排的所有动作,便果断提出脱稿朗诵。最终他们在其中一名同学生病无法参加的情况下,迅速完成替补工作,顺利进行了朗诵,诵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国泰民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小复旦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的品质和有智慧、有担当的精神。
随后,六年级的同学们也献上了振奋人心的节目,歌舞《但愿人长久》,和主题演讲《红色基因永继,青春献国无悔》,无不体现同学们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在庆典临近结尾时,七年级的同学们共同唱响《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他们将音乐课本上的红色歌曲实际的在校园唱响,慷慨激昂的歌声回荡在体育馆中,久久不散……
相信此次庆典已在每一个小复旦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让他们心系祖国。与此同时,庆典幕后的筹划和排练工作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相信他们今后能继续传承这份合作时对责任心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五星红旗映申城,万家灯火庆华诞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七(6)班 赵熙媛 指导教师:许景然
金秋十月,上海街头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国庆节期间,这座城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祖国母亲献上了一份深情的祝福。
国庆前夕,上海的大街小巷便已换上了节日的盛装。道路两旁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红灯笼高高挂起,与金黄的银杏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商场、写字楼的外墙上,巨幅的国庆主题海报和灯光秀轮番上演,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夜晚,外滩的灯光璀璨夺目,黄浦江两岸的建筑被灯光勾勒出优美的轮廓,仿佛一幅流动的光影艺术作品,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上海的各大公园和绿地成为了市民们欢度国庆的热门去处。在世纪公园,一场盛大的游园会正在举行。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尽情嬉戏,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大人们则在草坪上野餐、聊天,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公园内还设置了各种国庆主题的互动游戏和文化展览,让人们在娱乐中感受到浓厚的爱国氛围。而在共青森林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卉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
国庆期间,上海的文化艺术活动也丰富多彩。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场馆推出了多场精彩的演出,包括交响乐、芭蕾舞、话剧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高雅的艺术享受。其中,一场以国庆为主题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备受瞩目,音乐家们用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此外,上海博物馆、美术馆等也举办了各类展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魅力,让市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国庆的欢乐氛围中,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在街头巷尾、景区景点等地忙碌着,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帮助等服务。他们的微笑和热情,为国庆增添了温暖的色彩,也让这座城市更加温馨和有序。
国庆节,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展现魅力的时刻,也是全体市民共同庆祝祖国生日的欢乐时刻。在这八天的假期里,上海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活力。